![](/app_theme/f13s3th007e/ad/519/516padlogo改.png)
修理铸铁平板的一种新方法
修理铸铁平板的一种新方法
铸铁平板在工厂是检测工件平面度的基准工具,铸铁平板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检测质量,工厂常用的基准平板一般为铸铁平板,其工作面按加工方法不同而分为刮研平板和研磨平板两种,工厂以使用刮研平板为主,它除作检验用外,还可用着色法检验工件。
以往铸铁平板平面的加工均采用传统的三块互研法。即三块规格相同的铸铁平板不断轮流互研,根据接触斑点进行手工铲刮直至三块平板经互研接触斑点均能达到要求为止。但是三块互研有它的局限性,而且还有许多弊病。首先三块互研法_要有三块同尺寸的铸铁平板进行研磨刮研,而工厂一般不具备其条件,给修复工作带来困难。其次三板互研法压擦红丹、研点、铲刮、再擦掉红丹,要反复进行,这一过程繁琐、而且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并要多人同时操作,而工作效率比较低。这种方法对小于500X800mm的铸铁平板尚可操作,对大规格铸铁平板则比较困难,因为大型铸铁平板翻转时不仅会产生变形,而且人工翻转即不方便,又不安全。即便三板互研法能得到较好的斑点,但也不能排除三块铸铁平板均呈扭曲现象,即对角线一条中间部位高,另一条中间部位低,即便知道铸铁平板凹凸情况,也无法做到修复,因为三板互研法是靠铸铁平板自身互研来修复,往往应该研的地方却无法进行研磨,因此在研磨过程中,有时做的是无功劳动,甚至会将较好的平面度的铸铁平板经过不合理的研磨后,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平面度,再者三板互研法由于铲刮挑点不深,使用寿命很短,用不多久,点子将连成大片,甚至使铲刮平板变成研磨平板,又要进行再次修复。因此三板互研法不是很理想的加工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一改以往三板互研法为以小研大的方法,以研代铲的加工,配合合像水平仪指导铸铁平板工作面的加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选用小基准平板,其大小为对角线的长度不小于被修铸铁平板的对角线的1/2(有时不小于被修铸铁平板对角线的1/3也可),主要选用正方形铸铁平板,基准平板仅_平面度要求_行,而对其它如外观质量有无砂眼、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均不作要求。
2、对加工或修理的铸铁平板,做精刨或除锈处理,在铸铁平板上划线定位,以铸铁平板角点为起点,在边上每隔5mm取一点,与铸铁平板四边成45°划线,间距也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整。宽度为3mm的铲刀沿直线进行铲刮,共2~3遍,铲深0.3mm左右。
3、粗研:选用280目金刚砂,用水调成浆糊状的研磨剂涂于被修铸铁平板表面,由小基准平板进行研磨,每拖研15分钟左右,更换一次新的金刚砂研磨剂,变更前_将旧的金刚砂清洗干净,直至所有铸铁平板痕迹全部或基本磨掉。
4、半精研:选用W40金刚砂调成略稀于粗研时的研磨剂,每次约20分钟更换一次新的金刚砂直至粗研时的痕迹全部去掉。
5、精研:以W20的金刚砂调成略稀于半精研时的研磨剂,每次约30分钟更换一次新的金刚砂直至半精研时的痕迹全部去掉。
在修复铸铁平板的过程中,应掌握以下几点,将会收到_的效果:
1、小基准平板拖研过程中不宜直拉直推的研磨,应作圆环状的拖研,小基准平板还应经常旋转90°以后再拖研。
2、粗研时可用较大压力与较慢速度,精研时可用较快速度与较小压力。
3、研磨平板应由被修铸铁平板的中间部位开始,逐渐向铸铁平板四周研磨。
4、研磨平板停止时,铸铁平板的分离动作_要快,否则两块铸铁平板将吸合而较难分开。
5、在精研时,铸铁平板间的吸附力较强而使操作者拖研困难,这时可选用更小一点的基准平板进行研磨,但研磨平板的实践不能过长。
6、在修复过程中,应配合使用合像水平仪,掌握平板凹凸情况,明确研磨平板的部位。
7、一般要求铸铁平板呈中凸状,只要在被修平板的四周多研磨二遍,即可达到目的。